“全球科技伦理与法律治理奖”评选流程坚持专业性、透明性与多轮遴选并重的原则,采取“资格审查—材料初评—跨界复审—终轮决议”四级评审机制,力求在确保标准统一的同时,充分尊重不同领域的评价逻辑与社会语境。整个流程由学术研究与交流协会(AARE)设立的奖项评议办公室组织统筹,并邀请具有国际声誉的专家组成跨学科评审团,独立完成各阶段判断。
一、资格审查(合规性筛选)
奖项办公室首先对所有提交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与基本条件核验,确保申报主体合法、材料完整、申报方向与奖项类别匹配。凡未达成基本资格要求者,将不予进入评选阶段。该轮主要排除不符条件、不规范申报与无效推荐等情形。
二、材料初评(专业指标打分)
合格申报进入初评环节,由分领域评审小组针对材料中的核心内容进行定量与定性评分。包括成果原创性、伦理敏感度、制度适应性、社会影响力等维度,每一项目均有详细评分表。此阶段筛选出每个奖项类别得分排名前20%的项目,进入下一轮复审。
三、跨界复审(综合价值评估)
复审阶段由来自不同国家、学科与行业的综合评审团联合完成,重点考察项目的“跨界解释力”和“长远公共价值”。评审团将围绕申报材料进行集中讨论,必要时可组织线上答辩、补充问询或专家访谈,确保对项目背景、运行机制、伦理争议与制度影响有充分理解。此轮将遴选出每一奖项类别的3-5项最终候选。
四、终轮决议(集体表决制)
最终入围项目将由奖项评议委员会组织终轮会议,在充分资料研读与交叉意见汇总基础上,采取匿名投票机制确定获奖名单。投票遵循“多数同意 + 无重大异议”原则,若存在争议项目,将组织加审会议直至达成决议。
五、结果公示与异议处理
所有获奖名单将于评审结束后在官方网站统一公布,并设置不少于7日的社会公示期。如有实名提出实质异议,将由奖项申诉小组独立介入复核并给予答复。若无异议,奖项将于次年4月正式颁发。
整个评选过程拒绝任何干预与操作空间,不设置商业赞助评审权、不接收评委与候选人存在利益冲突的申报案。AARE坚持以长期声誉和制度公信为根本,确保每一项获奖成果都经得起专业评估与历史检验。